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歐洲光影速寫16 馬德里

地處西班牙中部的馬德里,與南部的安達魯西亞一樣熱力驚人。逼近40度的高溫,除了在hostel裡吹冷氣之外,最好的選擇就是到美術館裡走走。馬德里擁有豐富的博物館資源,號稱「藝術黃金三角」的普拉多博物館、提森-博內米薩博物館以及索非亞王后藝術中心,這些博物館每星期也都有特定的時段可以免費入場。 下午4點多到普拉多博物館外,人們為了免費入場早已大排長龍。 普拉多博物館的走廊,同時也是展覽的空間,作品沐浴在自然光下效果非常好。 離開普拉多美術館,一旁的麗池公園是馬德里市區最大的綠地,她的西班牙語名稱「Buen Retiro」的意思是「理想的靜居處」。興建於16世紀,原本是皇室專屬的離宮,直到19世紀才改為公園對大眾開放。傍晚氣溫稍降之時,漫步於大片綠蔭之中,格外舒適。 被精心修剪過的樹木,看起來很不真實。 在公園中的人工湖裡,很多人在湖中滑著小船享受夏日得來不易的涼爽。 這座水晶宮是以1851年在倫敦建造的水晶宮為範本所興建,當時作為倫敦萬國博覽會的展覽場地,展示英國在工業革命後頂尖技術的成就。馬德里的水晶宮則建於1887年,外型看似古典,卻由鋼鐵、玻璃等工業化的建材所構築。 內部現在做為藝術展覽的空間,玻璃雖然模糊了室內與室外的邊界,卻也像溫室般完整保留的白天太陽帶來的熾熱。 提森-博內米薩博物館位於普拉多博物館斜對面旁,是一座擁有豐富館藏的私人美術館。 室內以橘色為主色調,個性十分鮮明。 19世紀末,歐洲曾經有一波「哈日風潮」,就連西班牙皇室也不例外。穿著日本的傳統服飾的西班牙貴族,看起來有些違和感。 索非亞王后藝術中心,最重要的館藏莫過於畢卡索的「格爾尼卡(Guernica)」。畫中描繪的景象,是1937西班牙內戰中佛朗哥政權對西班亞北部小城格爾尼卡的一次無差別轟炸,造成平民死傷慘重。二戰爆發後,畢卡索藉著一次在美國巡迴展的機會,將這幅畫託付給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畢卡索和館方約定,「這幅畫屬於西班牙人民,當他們重新獲得自由時,便讓這幅畫回家」1975年佛朗哥將軍去世,西班牙邁入民主化時代,這幅畫才於1981年返回西班牙。 這裡也收藏了許多另一位西班牙畫家-

歐洲光影速寫15 塞維亞/哥多華

旅程進入尾聲,搭乘西班牙高鐵AVE來到熾熱的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 賽維亞的Santa Justa車站,材料與光線完美的結合。西班牙的第一條高速鐵路於1992年4月通車,從馬德里到塞維亞約470公里的路程僅需2.5小時。

歐洲光影速寫14 畢爾包

畢爾包位於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地區,鐵礦礦產豐富,加上附近的河川蘊含豐富的水利資源,使畢爾包成為西班牙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造船、機械等重工業也十分發達。畢爾包同時也是西班牙最大的港口之一,和當地的重工業相輔相乘,是畢爾包經濟的重心。然而工業發展卻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到了20世紀後半葉,環保意識抬頭,大部分的工廠都被遷出了畢爾包的市中心。留下來的,卻是殘破不堪的河岸景觀。1991年,古根漢美術館決定在此設立分館,並由Frank Gehry贏得了競圖。這座美術館,不但是建築師生涯重要的里程碑,也帶動了畢爾包的城市轉型。

歐洲光影速寫13 高第的巴塞隆納

高第(Antoni Gaudí)出生於1852年的加泰隆尼亞,從小就熱愛觀察大自然中的各種事物,也奠定了他在日後建築設計上師法自然的基礎。他是加泰隆尼亞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複雜而優雅的曲線是他的專長。他求學時期曾有一位老師如此評論過:「高第如果不是白痴,就是一個天才」,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科比意稱他為20世紀初最重要的建築師。他一生為建築奉獻,接手聖家堂的工作後,甚至搬到工地一旁居住,在此後的43年完全的專注於教堂的結構研究上。

歐洲光影速寫12 巴塞隆納

朝思暮想的巴塞隆納,是建築師 安東尼 . 高第 揮灑創意的所在,是都市規畫的典範,有畢卡索和米羅居住的街道,有熱情的居民、藝術家和海灘。持續施工中的聖家堂,已經用大殿中色彩斑斕的彩繪玻璃和森林般的結構,感動無數來訪的人們。在米拉之家,看到高第的曲線不會因為住宅和方正的街區而有所妥協,反而創造了需多充滿驚喜的生活空間。

歐洲光影速寫11 里昂/土魯斯

里昂,法國的第三大城,是個充滿驚喜的地方,當初只是路過,也沒有特別想要去哪裡。沒想到在這裡遇見了兩個造型浮誇前衛的建築,還意外地參與了一場在羅馬劇場遺址裡面舉辦的露天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