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洲光影速寫04 阿姆斯特丹


對阿姆斯特丹的幻想,不外乎就是運河、鴉片、紅燈區。在接觸這些吸引人的因子前,又碰上德鐵(DB)超雷的意外,抵達阿姆斯特丹的過程也是歷經千辛萬苦。這裡的運河稱不上乾淨,老城區也稱不上整齊,不過整座城市卻蘊藏滿滿的活力。不管是公園,博物館還是音樂廳,都有世界頂級的水準,就連食物的價格也是。



傳說中的紅燈區就位在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的正前方,白天的時候看起來一派祥和。不過為了我們的人身安全,入夜後的景色就留給各位去親身體驗了。


處處可見吸引人的招牌和櫥窗展示


市政廳廣場的人潮


街角一景


博物館廣場(Museumplein)是位於市中心的一個充滿活力的公園,除了平常看到的大草地,這裡甚至還有極限運動設施。而阿姆斯特丹最重要的幾個博物館,包括荷蘭國家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梵谷美術館也都位於這個公園周邊。


梵谷美術館是由Gerrit Rietveld在1973年所設計,這位建築師是荷蘭風格派的代表人物,之後在這篇文章中他還會再度出場。而照片中的入口大廳增建,則是由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所設計,並於1999年完工。參觀博物館時,觀眾經由樓梯來到位於地下一樓大廳,大面的玻璃讓室內有良好的採光,並不會讓然感到灰暗和壓迫感。之後,再藉由地下通道與原有的博物館建築連接。為什麼會有這個增建呢?其實這樣的增建案並非首創,它源自於1989年貝聿銘在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為老博物館的再生和增建提供了一個很棒的解決方法。貝聿銘為了解決羅浮宮遊客日益增加,老建築無法負荷的問題,在原本的中庭開挖了地下室成為新的入口大廳,並以玻璃金字塔作為大廳的入口。新的大廳擁有足夠的空間作為緩衝空間,而透過地下通道的連接,遊客得以快速的前往他們想參觀的展廳。這個模式後來也成為許多博物館增建的典範,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許多相似的案例。


在博物館廣場的另一頭,就是阿姆斯特丹著名的打卡熱點:Iamsterdam的字牌。字牌的後方就是荷蘭國家博物館。


博物館的大廳也是位於地下一樓,天光經由格柵灑落在紅磚牆面上,有著迷人的光影效果。


博物館中最重要的館藏,是17世紀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t Harmenszoon van Rijn)的"夜巡"(De Nachtwacht)。在2013年時,為了慶祝博物館整修之後重新開放,他們以這幅畫為主題,製作了一次十分有趣的快閃活動。很可惜的是當天抵達的時間太晚,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在地面層貫穿博物館的中央穿堂,有一組街頭藝人正在表演,利用拱廊的回音效果和他們精湛的個人技巧,竟然創造出了管風琴般的聲響。


這個拱廊僅限行人和自行車通行。在荷蘭,自行車專用道的地位和人行道、車道是平等的,幾乎在所有道路上都有劃設。有時候不小心走到自行車專用道上,還會被騎士瞪呢!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也位於博物館廣場旁,它和維也納金色大廳、波士頓音樂廳齊名,是公認音響效果最好的三個音樂廳。而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則是和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齊名的世界頂尖樂團。很幸運的,我在阿姆斯特丹的期間正好遇到這個樂季的最後一場音樂會。

當天,一樣很早就先到音樂廳外面等,這裡的人潮跟柏林比起來少多了。前一天來詢問時的阿姨或許還記得我,輪到我時便跟我說:"I got a really good place for you, it’s 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row on the balcony. "竟然是為數不多的二樓座位區正中央第一排,視野非常的好。和柏林愛樂廳比起來,大會堂的音響效果可以說是「原音重現」,因為距離舞台較遠的緣故,聲音聽起來也稍微遠了一點。今晚的音樂會是美國作曲家兼指揮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的音樂劇,它融合了古典、爵士以及流行音樂的元素,作品非常活潑,演奏上也有一定的難度。當晚四位聲樂家功力都非常好,尤其是其中一位女高音,表演張力十足,每次唱完都獲得熱烈掌聲。下半場已Overture to Candide開場,這是我大二時曾經演奏過的曲子,能親身聽到世界頂尖樂團的演出真的十分感動,曲子的每個細節都十分精緻。


大會堂的門票還包含意外的驚喜,就是在開演前和中場休息時,都可以免費享用音樂廳提供的飲料和點心。中場休息時,誤打誤撞走到昨天去的咖啡廳的二樓,趁人還沒很多的時候佔據了靠窗邊的高腳椅,以個人獨享白酒。不久後,氣質很好的服務生也將新鮮的小黃瓜和紅蘿蔔條送上,並且附上了幾片餅乾。後來陸陸續續有更多人走進來,每個都穿得有點正式,而平均年齡可能超過50歲,讓我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聽完音樂會,心滿意足地走出音樂廳,完全是一場出乎意料的饗宴。走過中央博物館,Iamsterdam爬滿了像是剛喝完酒很High的年輕人。深藍的天空,伴著伯恩斯坦的餘韻,在阿姆斯特丹最美好的一個夜晚。

阿姆斯特丹還有另一個特色,是城市中高品質的社會住宅。

由荷蘭的建築師事務所MVRDV所設計

每一戶都有很棒的陽台


我們住的Airbnb也有很特別的立面


形狀很特別


看起來有點陰森

看完大樓,我們接著來看看小房子。剛剛在梵谷博物館提到的建築師Gerrit Rietveld,最出名的一棟房子是位於烏特勒支(Utricht)的施羅德住宅(Schröder House)。這棟住宅是荷蘭風格派(De Stijl)建築最重要的實踐。


如果你看過蒙德里安的畫作,是否覺得這棟房子的立面有些似曾相似?黑色、白色、灰色面與線的拼貼,搭配紅、黃、藍三原色的色塊和線條,暗示住宅中各種不同的機能。


室內空間不大,大約7*10米,一樓是廚房,書房,還有Rietveld的工作室,空間略顯侷促。最令人驚艷的是二樓,用可活動的隔間牆創造出極度自由的平面。在day mode,所以隔間都可以被收納,整個空間成為一個開放的大平面,光線和空氣都能自由流動。


透過地面鋪面的顏色,可以隱約分辨出各個不同房間的位置,空間運用可以非常自由。房子裡的傢俱均由建築師精心設計,色彩和建築本身相互呼應,照片中的椅子更是風格派家具的代表作品。


導覽人員接著開始拉出所以的隔間牆,巧妙的摺疊機制讓走道空間不會過度狹窄,每個房間也都有各自的門,保有一定的隱私。房子裡各種巧妙的設計,令人嘆為觀止。

來到荷蘭怎麼能不去看看風車呢?那就去阿姆斯特丹郊外的Zaanse Schans吧!



當地的風車早期很多是拿來切割木頭用的


河畔可愛的房子


河畔可愛的鴨子


一切滿足後,來到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搭上前往科隆的高鐵列車ICE。待續。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光影速寫01 布拉格

2017年6月從大學畢業後,便踏上規劃已久的歐洲行,用40天走訪6個國家16座城市。在建築系職業病的驅使下,我們也親身體驗了許多建築大師的作品,並且用相機記錄下了精彩多變的建築空間以及光影。

歐洲光影速寫10 拉圖雷特修道院

位於法國里昂附近鄉間的拉圖雷特修道院,是現代主義建築師科比意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重要性與前面介紹過的 廊香教堂 ,以及位於南法的馬賽公寓並列。很有趣的是,科比意本人是一位無神論者,然而他卻完成了現代建築史中最重要的宗教建築。從在國外實習的同學那邊得知,可以透過網路預約到拉圖雷特修道院住一晚。於是確定好行程之後,便寫了一封email過去,說明想要住宿的日期,不久之後便收到他們的回信,告知我可以去住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