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洲光影速寫05 科隆


一走出科隆中央車站,大教堂的宏偉立刻讓我們屏息。科隆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也是重災區,教堂上殘存的焦痕訴說這這段殘酷的歷史。



這是德國第二高,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同時也是世界第三大的哥德式教堂(僅次於塞維亞和米蘭大教堂)。


從13世紀開始,興建的工程歷經500多年,一直到1880年才有德皇威廉一世宣布完工。在二戰期間,大教堂被砲彈擊中超過70次,北鐘塔甚至瀕臨倒塌。戰後,修復工程持續進行,才讓教堂逐漸恢復原貌,並於1996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難得來到這麼高的教堂,當然要爬上去。階梯很狹窄,爬起來十分痛苦。在狹窄的梯間裡一直旋轉,遲遲看不到終點。途中路過放鐘的地方,還看到用鋼構和木構做的內部結構補強。終於爬到塔頂,整個科隆盡收眼底,可惜當天天氣並沒有很好。觀景平台的牆上,到處被寫滿了名字,已有很多口香糖的遺骸,令人傻眼。

科隆的音樂廳就位在大教堂附近,在這裡我們也欣賞了一場很棒的音樂會。

第一次坐在舞台後面的位子,看到舞台後方那一圈高約2米的反響牆,覺得銅管的聲音可能會有點不妙。屋頂的桁架有點裸露,讓人出乎意料,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設計。上半場是Lachenmann的一首現代樂曲,指揮在指了一個段落之後,竟然拿起麥克風開始為大家解說(不然應該沒人聽得懂,就跟Kolumba的當代藝術一樣),也讓各種樂器輪流示範各種特別的聲響效果。

下半場是布魯克納偉大的第8號交響曲,這場的曲目對指揮來說真的很硬。不過可以從正面看到指揮的各種動作,還有被汗水淹沒的表情,真的是個很特別的體驗。


聽完音樂會的晚上,終於看到夜色中的科隆教堂。深藍的夜空,讓教堂散發出一種獨特的詭異美感,難怪有人稱它為「來自地獄的教堂」。夜晚的科隆帶點微微的涼意,路過雜貨店買了一瓶深得我心得Fritz-kola,這時若能再配上一點鹽酥雞便會更加完美。

科隆在二戰後幾乎全毀,也因此留下多毀損程度不一的遺跡。由瑞士建築師Peter Zumthor所設計的Kolumba Museum,是一個構築在遺跡上的博物館,收藏了超過一千年的基督宗教文物,同時也提供當代藝術的展示空間。




博物館的原址曾經是三座不同風格的教堂,最底層是羅馬式教堂的地基,上半部後來被改建為哥德式的教堂。走進博物館,地面層的走道穿越中世紀遺跡,點點光線透過磚牆上的小孔隙進入博物館內,增添了幾分神秘的氛圍。


德國建築師Gottfried Bohm在1950年又在旁邊個了一個小禮拜堂。從波姆教堂的彩繪玻璃透出的光線,讓跨越好幾世紀的場所融合為一。


Peter Zumthor大膽地將新的博物館放在教堂的遺址上,舊的磚牆與新的磚牆緊密的結合再一起,老紅磚與新灰磚之間鮮明的對比,訴說了這個地方發生過的歷史。


二樓以上,是博物館館藏的展示區域。


科隆大教堂透過精準的開窗,也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藝術家在現場和觀眾互動創作。


藏書豐富的閱讀空間,裡面的沙發和光線都非常舒服。


博物館的中庭,很適合在綠蔭下靜靜地坐著,感受建築中的時空錯置與堆疊。

在科隆附近,有兩座很有意思的當代教堂,分別是Gottfried Bohm在Velbert蓋的Wallfahrt Neviges(聖心堂)還有Peter Zumthor在Wachendorf 的 Bruder Klaus Kapelle。這兩個教堂都很有特色,一個是粗獷主義的代表,另一個則是貼近土地與自然的小禮拜堂。

Gottfried Bohm在1986年獲得普立茲克獎,是德國第一位獲得普立茲克獎的建築師。對大部分的台灣人而言,這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他台灣其實有著一個特別的連結--建於1960年的台南菁寮天主堂就是大師成名前的作品。這次我們搭火車來到科隆東北方60公里左右的小鎮Velbert,親身體驗粗獷主義大師的代表作品。


從遠處看過去,教堂的外表看起來就像一座聖山。


內部則以混凝土粗獷的質感,創造出神祕洞穴的氛圍。


鳥瞰教堂內部全景


抬頭往上看,厚重的混凝土構成粗獷而銳利的線條。



教堂一隅



點燈的修士


巨大誇張的量體看似張牙舞爪,但神秘的光線卻帶給人平靜。

在科隆的最後一天上午,我們先搭火車再換Taxibus,來到科隆南方的田野間。寬廣的麥田中央,有一座瑞士建築師Peter Zumthor與當地農民共同完成的小教堂。



這位2009年的普利茲克獎得主,堅守著傳統瑞士工匠的精神,探索原始構築的樸素。藉由分析在地和氣候的特殊性,發掘在地文化與生活經驗的特殊性,在物質向度和精神向度上,讓「地域性」的靈魂與建築合而為一。


構築的過程同樣充滿詩意與在地情感,建築師讓當地農民親自參與小教堂的興建。教堂內部的空間,原本是一根根木頭組成的「內模」,在外層混凝土澆置完成後,他們放了一把火把裡面的木頭燒掉,讓教堂內層燻上了一層炭黑。


一天只能疊高50公分的手座混凝土牆,總共24層12公尺高,每層代表一天的一小時,層層不平的肌理顯現出當年農夫集體手作的質樸。


據說當地農民在夯置混凝土時,拌入了當地的泥土,或許這就是小教堂與周圍的麥田如此融合的原因。


教堂的頂端是透空的,陽光和雨水都會從這個開口進入教堂,地面甚至預留了一塊「窪地」,每當降雨過後讓,便能映照上方的天光。


牆面上預留的小孔,嵌入一顆顆小玻璃珠,讓厚實的牆面透出了點點光線。

狹窄的教堂內部無法容納任何的聚會或是儀式,然而神聖與神秘的空間氛圍闡明了宗教空間極度的心靈意境,使得原先幾乎想以廢墟型態紀念成聖的15世紀隱士Bruder Klaus的兩坪教堂,現在卻有絡繹不絕人穿梭在麥田中。

在德國的旅程在此告一段落,接下來我們即將前往位於德法邊境的史特拉斯堡。待續。

[歐洲光影速寫]總覽
https://fotoholiker.blogspot.tw/search/label/歐洲光影速寫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光影速寫01 布拉格

2017年6月從大學畢業後,便踏上規劃已久的歐洲行,用40天走訪6個國家16座城市。在建築系職業病的驅使下,我們也親身體驗了許多建築大師的作品,並且用相機記錄下了精彩多變的建築空間以及光影。

歐洲光影速寫10 拉圖雷特修道院

位於法國里昂附近鄉間的拉圖雷特修道院,是現代主義建築師科比意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重要性與前面介紹過的 廊香教堂 ,以及位於南法的馬賽公寓並列。很有趣的是,科比意本人是一位無神論者,然而他卻完成了現代建築史中最重要的宗教建築。從在國外實習的同學那邊得知,可以透過網路預約到拉圖雷特修道院住一晚。於是確定好行程之後,便寫了一封email過去,說明想要住宿的日期,不久之後便收到他們的回信,告知我可以去住一晚。